茶产业是松溪县主导产业之一。以茶为生,视茶为友的叶文梁作为松溪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县茶业协会副会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始终坚守茶叶生产一线,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领域发挥作用,积极建言献策,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自幼受长辈技艺熏陶的叶文梁,注定爱上茶行。为提升自己的制茶技术到国营郑墩茶场拜师学艺,跟随茶叶专家学习茶叶理论与出口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传承了高标准的工夫红茶生产加工技艺。 叶文梁在1985年承包了刘屯村茶厂,开始生产绿茶和红茶。他结合所学经验,不仅独立制作出具有松溪特色的绿茶,还对功夫红茶进行了潜心钻研,成功将松溪的特色绿茶和红茶推向北方市场,极大地推广了松溪茶叶在北方的销售。在茶叶制作生产过程中,他始终坚守发扬福建茶的信念,立志让福建茶走向世界。2014年,叶文梁毅然回乡创办了福建省武夷美嘉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忆香溪”等商标。 叶文梁还积极以科技研发、一二三产融合、品牌升级等为重要抓手,持续推动茶业高质量发展,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在花桥乡村头村半山腰处拓荒出的九龙大白茶园,他命名为“煦云谷”,坚持有机种植,矢志追求品质,成功实现转“绿”为“金”。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人大代表叶文梁,始终坚定地奔走在弘扬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提升茶科技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茶艺人的坚守与担当,努力让茶叶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黄金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叶文梁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仅帮大家解决眼前的难题,还把自己摸索多年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大家都对他信赖有加。茶农老陈满脸焦急地找到叶文梁,“老叶啊,我那茶出大问题了!新梢老是不见长,特别缓慢,别人家的都已经郁郁葱葱了,我这却毫无起色,你可得帮我找找原因啊。” 叶文梁二话不说,立刻与老陈奔赴茶园,仔细查看茶树的整体生长状况,从树梢到树根,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蹲下身子,查看茶树根部周围的土壤湿度,又轻轻拨开土壤,观察根系的发育情况,还仔细查看了叶片的颜色、纹理以及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你这茶树新梢长得慢,主要是土壤肥力不足,而且土壤有点板结,影响了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要解决这个问题得给茶山松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在茶树根部周围进行浅耕,深度大概在10到15厘米左右,这样能让根系更好地呼吸。”叶文梁耐心地手把手教茶农如何科学地管理茶园。 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照料,茶树呈现出了勃勃生机,长势愈发喜人,这让老陈的心中充满了感激之情,“老叶是个热心肠,头脑灵活、敢闯敢干,我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他都会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技术指导,让我对茶叶这个行业增收致富充满信心。”茶农老陈笑着说道。 “作为一名扎根山区的人大代表兼茶产业从业者,我深知多听取基层选民建议、成为群众 ‘贴心人’ 对于促进当地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叶文梁表示。在人大代表履职路上,叶文梁把产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相统一,认真倾听群众声音,与群众联系密切,切实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林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