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要闻 > 正文
【松溪讲习班】党史园地 | 辉煌历程⑥ 收拾金瓯一片
2024-07-16 10:02:57 来源: 史志松溪  责任编辑: 王俊杰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历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讲好松溪故事,松溪讲习班将通过深入挖掘、广泛传播,宣传党史知识,弘扬地域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松溪的“辉煌历程”。

“枪杆子里出政权”,革命形势的发展,推动了松溪红色政权的诞生。

1930年2月,中共闽北特委根据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会议精神,决定加快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维埃政权建设步伐。5月,成立了闽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崇安县苏维埃政府。1931年4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决定建立松溪、浦城苏区,与浙南的革命斗争建立起联系。 

在中共松溪特支的领导和中共崇安县委特派员同志的帮助下,1931年5月下旬,在路下桥何森弟家,正式成立建松政地区第一个革命政权——路下桥苏维埃政府,隶属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苏维埃政府由伍弟奴任主席,黄振荣为内务员,张火生为生产员,潘文锡为财政员,范金凤为卫生员。同时,成立了妇女队、儿童队等群众团体,何小妹(伍弟奴妻子)为妇女队长、罗天喜为儿童队长。

苏维埃政府成立那天,路下桥十分热闹。在何森弟家的大门上,贴着“路下桥苏维埃政府”大红横批。大厅正堂左右各插两面红旗,中央悬挂着一面大大的“斧头镰刀旗”。当伍弟奴宣布“路下桥苏维埃政府”成立时,大厅内外欢声雷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女老幼争相围观,人人喜气洋洋。那天,路下桥和附近几个村子的墙上,贴着许多“打土豪,分田地”、“抗官粮,灭五捐”的红绿标语。

路下桥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红军广泛出击,先后消灭了四县边界的10余股反动民团,控制了以路下桥为中心,包括建阳、浦城、松溪3县交界的仙山岗一带大片区域。此时路下桥苏维埃政府下辖松溪路下桥、中村、西溪、西溪头、塘边、大坑、庆下、童坑、竹后、六村、源尾、甲墙、寺坑、塘下溪、岭后、官田、丘地、底垄、邝厝、石岭;浦城的翁村、谢坑、莫上、水尾丘、顶前、后壕、大平、洋头、大塘源、马鞍、蒋坑、大岩、埂头、黄竹串、豪岭、上蓬尾、下蓬尾;政和的蒋山、上坑、山头;建瓯水吉的马岗、龙安、外屯、北盂坑、枫坑、北坑、黄村、严川等48个村庄。

“收拾金瓯一片”,建松政苏区的雏形已然形成。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