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时评 > 正文
社区食堂应“多条腿”走路
2023-09-05 09:36:50 来源: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继“成人小饭桌”风行之后,年轻人又盯上了社区食堂。今年7月份,商务部等13部门制定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提到,“探索发展社区食堂,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各地民政部门也根据实际情况,对食堂建设、老年人用餐等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助。社区食堂正在各地悄然兴起。

社区食堂一度被称为老人食堂,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社区食堂的饭菜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年轻人也逐渐成为其忠实消费者。随着就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一些老年人多了几分担忧,社区食堂场地规模有限,年轻人的进入会不会挤占了他们的空间?服务能不能跟得上?但如果只提供老年人就餐服务,社区食堂也会面临困境:社区食堂规模不大,运营成本较高,只服务老年人会造成顾客群体单一,加上利润并不高,仅靠“吃补贴”维持不了日常经营。长此以往,社区食堂将难以为继。

社区食堂要想走得远,须不断探索求变,在坚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做足服务性,增强生命力。不能仅靠政府“输血”,还要走市场化、专业化的运营道路,努力形成自我“造血”机制。

经营者在满足老人用餐需求的同时,应不断拓展新的客户群体。用物美价廉的菜品吸引各类人群,努力做到在关心“老年人的胃”的同时,也照顾“年轻人的心”,努力做到全龄友好。

社区食堂也可以通过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广开创收门路。比如,依靠社区食堂配建便利店、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突破单一的用餐功能,不断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合理有效解决社区食堂公益与盈利平衡的难题,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投资的同时,还可以将社区食堂与困难人群就业等相结合。让社区食堂充满生机活力,不断提高社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小小的食堂背后,折射的是社会基层治理水平的精细化程度,反映的是地方政府改善民生、促进民生的努力。摒弃“一条腿”走路的发展思路,尊重规律,多维联动,社区食堂才能走得更远。 (陈蓉蓉)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