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养生 > 正文
患有高血脂这样来“食养”
2023-05-17 09:35:05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为提高全民营养意识,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树立科学饮食理念,我国将每年5月的第3周设立为“全民营养周”,每年5月20日为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5月15日至5月21日为第九届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合理膳食 食养是良医”。

记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发展传统食养服务,预防和控制我国人群慢性病发生发展,今年初,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制了《成人高脂血症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对于高血脂,很多人心存困惑,高血脂是吃出来的吗?得了高血脂是不是就不能吃肉了?怎么样吃才能避免血脂过高的问题?来听听南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陈繁的营养建议。

提高警惕 孩子也会高血脂

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新增了“儿童血脂检查”条目,将家族中发生过某些心脑血管疾病,及自身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血脂异常高危因素的儿童纳入筛查人群。其中,“血脂检测应列入小学、初中和高中体检的常规项目”尤其引发大众关注。

对于上述调整,新版《指南》解释称,由于膳食模式转变、身体活动减少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我国儿童青少年脂质异常血症(即血脂异常)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检出率高达20.3%—28.5%。

“近年来,门诊的儿童高血脂患者的确呈递增趋势,很多孩子日常膳食安排并不合理。”南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陈繁解释,成年人群中,超重与肥胖的相关性已得到国内外研究证实。在儿童群体中,超重或肥胖与血脂异常的相关性有所减弱。因此,如果孩子存在血脂异常问题,会建议孩子从小管理血脂。

“如果孩子通过血液检查,检测出血脂异常问题,建议带到医院进行专业的判断和治疗。因为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如果盲目对其饮食进行控制,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陈繁说,专业营养师在给血脂异常的孩子制订饮食方案时,既会控制脂肪的含量,也会增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保证蛋白质和能量摄入的同时,做到降低血脂,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高血脂也分“证型” 日常食养很重要

高血脂,简单来讲就是血液里面的脂肪含量过高造成的一种病症。一提到高血脂,很多人就觉得是吃出来的,或者认为只有胖子或者老年人才会得高血脂,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影响血脂升高的因素很多,比如说遗传、不喜欢运动、饮食不节、脏腑失调或者有疾病史等。”陈繁说,虽然肥胖人群和中老年人是高血脂的高发人群,但高血脂并非这两类人群的“专属病”,有的人明明很瘦也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

合理地控制血脂、降低血脂,吃很重要。

今年营养周的主题是“合理膳食食养是良医”,陈繁介绍,所谓“食养”其实是中医的概念,前文中食养指南的发布,便是想要在发挥现代营养学的基础上,结合中医传统食养优势,将食药物质、新食品原料融入合理膳食中,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提供食谱套餐示例和营养健康建议,提升膳食指导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中医的精髓在于先辨证,然后对症下药。陈繁介绍,中医认为,高血脂主要有三种证型,分别是痰浊内盛型、气滞血瘀型和肝肾阴虚型。

痰浊内盛型主要表现为血脂高、体型偏胖、头发和皮肤容易出油、面部毛孔粗大、痰多、易疲倦乏力、不爱动、四肢时常感到麻木沉重、胸闷、心悸、失眠等等。

气滞血瘀型主要表现为血脂高、面色灰暗、性情急躁、心情容易烦躁、常常头痛头晕、胸闷气短、舌头看起来偏暗或者偏紫、有瘀斑等等。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血脂高,经常感到眩晕、头痛,还伴有面红、口苦、腰膝酸软、失眠、烦热盗汗等症状。

三种证型的治疗方式有所不同,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到专业的中医院进行体质辨证后再治疗。

调养身体 中医有“妙招”

“高血脂本身并不可怕,但是长期患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陈繁说,建议广大市民在进行常规体检时,都应对血脂进行检测。患有高血脂的人群,在对体质进行辨证过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食用一些食材,进行身体的调养。

陈繁建议,肝肾阴虚者,可以适当多食用桑葚、枸杞、甲鱼;气滞血瘀者,可以适当多食用玫瑰花、山楂、三七粉;痰浊内盛者,可以适当多食用炒扁豆,或者将扁豆与排骨熬汤,能够起到健脾燥湿、化痰降浊的功效。

南平气候湿热,久居于此的市民也多为湿热体质,日常食材搭配如何调理体质?陈繁给出如下食养建议。

安排家庭饮食时,可以用茯苓、薏米、山药、莲子肉熬粥,能起到健脾燥湿、化痰降浊的功效;可以用扁豆和茯苓熬汤,起到健脾燥湿、化痰降浊的功效;用薏米、粳米、莲子熬粥,可以起到健脾燥湿、化痰降浊的功效。此外,如果身体湿气较重,可以加冬瓜皮熬水喝,起到利水、消肿的作用;痰较多或痰浊体质,除食物食疗外,还可以吃健脾、燥湿、化痰的药物,例如二陈丸与三子养亲汤。或者可以直接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丸等,起到健脾、燥湿、化痰、降浊等功效。

有需要的市民,也可以寻求专业营养师的帮助,以达到健康减脂、减重的目的。(李思敏)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