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养生 > 正文
请收好 外伤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
2022-09-14 09:30:54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磕磕碰碰,受伤出血,不同的出血部位,处理的方式也有不同。日前,南平市红十字会综合科科长、救护培训师王建东向记者讲解了救护员常用的几种止血包扎方式。

创伤后要准确合理地包扎

“出血是指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流至血管外。创伤后,最容易、最先发生的通常就是出血。严重的创伤常引起大量出血而危及伤员的生命,在现场及时、有效地为伤员止血是挽救生命必须采取的措施。”王建东说,遇到出血情况,救护员要戴好防护手套,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伤员血液。

出血分为少量出血和大量出血,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如果是少量出血,用水冲洗干净,蘸干,而后再用创可贴或敷料包扎伤口。”王建东介绍,若是大量出血,有两种止血法,一个是直接压迫止血法,另一个是加压包扎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法是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的止血方法,一般用于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出血。操作时,首先要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如有表浅小异物应将其取出;其次,用干净的敷料或布料覆盖伤口上(压迫伤口的敷料应超过伤口周边至少3厘米);然后用力压迫止血5至10分钟。”

王建东提醒,止血时不要用易掉毛的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如果敷料被血液浸透,不要取下,应继续加盖敷料压迫止血;伤口有异物,不可直接压迫止血。严重出血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加压包扎止血法则是直接压迫止血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加压包扎,应松紧适度,不宜过紧。包扎后检查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如伤肢末端出现麻木、发凉或青紫,说明包扎过紧,应重新包扎。

那么,什么才是准确合理的包扎?

王建东表示,准确合理的包扎能够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少感染机会;能够减少出血,预防休克;能够保护内脏、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组织器官,防止伤势恶化。

“首先要了解包扎的要求,只有熟悉了包扎的要求,才能准确合理对伤口进行包扎。”王建东介绍,包扎的要求有七个方面,一是伤口包扎动作要快、准、轻、牢,以免加重损伤或痛苦;二是包扎前伤口上一定要加盖敷料;三是较大伤口不要用水冲洗(烧烫伤、化学伤、动物咬伤除外),不要涂抹任何药物;四是避免在受伤部位和坐卧时受压的部位打结;五是包扎松紧要适度,避免脱落和压迫局部,造成局部神经、血管和肌肉损伤;六是四肢伤应尽量暴露末端,以便随时观察血液循环状况;七是包扎时尽可能做好自我防护,戴医用手套。“如必须用裸露的手处理伤口,在处理完成后,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止血常用的包扎方式

止血常用的包扎有绷带包扎、三角巾包扎、头顶帽式包扎、双肩包扎、单侧胸部包扎、大悬臂带包扎和膝部包扎。绷带包扎有环形包扎、螺旋包扎、螺旋反折包扎和“8”字包扎,适用于不同的部位。

“环形包扎适用于腕部、踝部、颈部、额部及身体其他粗细相等部位。第一步是伤口要覆盖敷料并固定;绷带斜放于敷料处,环绕一圈;第二圈将斜出一角压入环形圈内;加压继续环绕,每圈盖住前一圈,绷带缠绕范围要超出敷料边缘,最后固定绷带末端。”王建东介绍,螺旋包扎适用于肢体上、下粗细相等,伤口较大、较长部位的包扎。如上臂、躯干等。“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然后在伤口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圈,固定起始端。从第三圈开始,每环绕一圈压住前一圈的1/2或1/3。包扎完成后在伤肢外侧固定绷带末端。”

螺旋反折包扎则适用于肢体粗细不等,如前臂、小腿等上下粗细不等部位。先用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在伤口远心端环形包扎两圈,固定起始端;从第三圈开始每圈将绷带反折一次,反折时以一手压住绷带正中处,另一手将绷带向下反折,不要在伤口处反折;包扎完成后,再环绕两圈,固定绷带末端。

那么“8”字包扎呢?“‘8’字包扎适用于手掌、手背、足背、踝部和其他关节处的包扎。”王建东介绍,敷料覆盖伤口并固定,绷带在腕部环形包扎两圈,固定起始端;第三圈斜行经手背至手指,在手指处环行包扎一圈(要暴露小手指末端);再将绷带自环形圈一侧的最远端斜向腕关节,绕腕关节至手指环形圈对侧的最远端;经手和腕“8”字形缠绕,反复包扎;包扎完成后,在腕关节环形包扎两圈,固定绷带末端。

王建东表示,肘关节的“8”字包扎法略有不同,完成第一步伤口敷料固定后,在肘关节中央环形包扎两圈;第三圈开始,绷带绕肘向近心端压住环形圈上1/3,第四圈绷带绕肘向远心端压住环形圈下1/3;此反复在肘窝交叉,直至将伤口包扎完毕,在肘关节上方的外侧固定绷带末端。“膝关节的‘8’字包扎操作方法同肘关节,在膝关节后方交叉。踝关节的‘8’字包扎操作方法同肘关节,在踝关节前方交叉。如果现场没有绷带,可用干净的领带、围巾、布条等代替。”

王建东说,三角巾是现场急救中一种常用的材料,不仅可用于包扎头部、肩部、胸部、腹部、臀部及手足,还可以固定夹板、悬吊手和前臂及作为止血带,在应用时可根据需要将三角巾折叠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头顶帽式包扎适用于头顶外伤止血包扎,伤口用敷料覆盖并固定后,三角巾底边折叠约1至2横指宽,将底边中央置于伤员前额齐眉处,顶角向后。然后,两底角分别经耳上方拉向枕骨下方压住顶角交叉,再经耳上绕回前额,齐眉打结。一手压住前额,另一手拉紧顶角,将顶角折叠塞入两底角交叉处。”王建东介绍,双肩包扎适用于肩部止血包扎,也称为三角巾燕尾式包扎。“首先是伤口敷料覆盖并固定,第二步是将三角巾对折,施救者右手拿顶角,左手拿底边中央,有延长线的底角朝向救护员。施救者左手向后(朝向施救者身体方向)、右手向前(远离施救者身体方向)错开三角巾,使之成为两燕尾角相等的燕尾式,燕尾夹角约 100度。燕尾夹角对准颈后正中披在双肩上。燕尾角过肩,由前向后分别包住两侧肩部,至两侧腋后与底边打结。”

单侧胸部包扎适用于单侧胸部止血包扎。操作要点是伤口用敷料覆盖并固定,将三角巾展开,顶角置于伤侧胸部的肩上,覆盖伤侧胸部;底边向上反折至肋弓下方围绕胸部至背部,两底角在后背健康一侧打结;将顶角延长线拉至后背穿过横带向上反提并系紧,三角巾斜边不要压迫伤员的颈部。王建东表示,背部包扎时,要将三角巾置于背部,操作步骤与胸部包扎类似。

大悬臂带包扎适用于前臂、肘关节等部位的损伤处理。具体操作为三角巾顶角对着伤肢肘关节,其中一个底角置于健侧胸部,过肩于背后;将受伤的臂部曲肘(呈90度放置),放在三角巾中部;另外一个底角包绕伤臂反折至伤侧肩部;两底角在健康一侧打结;顶角向肘部反折,用别针固定或者卷紧后掖入肘部;最后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膝部包扎适用于膝盖止血包扎。同样,伤口用敷料覆盖并固定;然后将三角巾折成约膝盖的宽度,手拿宽带的中部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膝部,绕向腘窝,在腘窝处交叉;把宽带向两侧收紧,将宽带分为一上一下地压住膝盖部位的宽带,在身体外侧打结(勿在伤口处打结)。”王建东说,大家在救护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处理伤口前应洗手,尽可能戴手套和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防止感染。处理伤口后要用肥皂、流动水彻底洗手。在救护时如自己皮肤被划伤,要尽快就医,采取必要的处置。(卢国华)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