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增活力 乡村振兴续新篇 ——访松溪县河东乡党委书记刘继明 一、回顾党的十九大以来的工作成果 党的十九大以来,河东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任务,立足河东实际,以建设富美河东为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优化治理强服务,全乡经济社会保持较好较快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得到全面完善。 一是融合发展,一二三产有活力。全乡6个村通过土地流转、店面出租、消费扶贫等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202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1亿元;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全乡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中小微企业60余家,2021年,全乡工业总产值28.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2.3%;旅游产业焕新貌,长江村先后被评为五星级美丽乡村和省级旅游特色村、省级金牌旅游村,福当山景区成功获评3A级景区,映山红红色记忆馆广受好评,大布村被评为省级千年古村落和国家级中国传统村。 二是攻坚克难,项目建设有力度。坚持党旗在征迁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带头,深入一线攻坚克难,共征地3000余亩,确保了城东新型纺织专业园、353国道、火车站站前广场、火车站连接线、闽江防洪四期等一批省市县重点项目顺利落地,长江、长巷两座大桥顺利通车,全乡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加强,交通区位优势突显。 三是民生为要,强基固本见实效。全乡153户贫困户556人全部实现脱贫,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两不愁三保障”实现率达100%,城乡居民医疗覆盖面达95%以上,养老保险参保率走在全县前列;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基层组织堡垒作用更突出,有效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加大防控、安全检查力度,在百年一遇的“6.18”洪灾面前,实现“少损失,不伤亡”的目标,灾后重建工作正全力有序推进。 二、“一乡一品”工作亮点 以长巷现代农民创业园为抓手,探索实施“金土地生态银行”模式,集中流转成片土地1500亩创建长巷村现代农民创业园,大力发展花卉产业,成功引进台企福州多芬园艺有限公司入驻创业园,发展文心兰种植。项目一期建设智能温室培育基地30亩,总投资2000万元,吸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选优品种,引种优质香葱、苗木、草莓、阳光玫瑰、山隐九龙大白等作物,打造集休闲、观光、采摘、研学为一体的现代农民创业园,实现年产值达8000万元以上。项目二期正在加紧推进建设中。 三、展望未来工作规划 结合我乡提出的“一溪、两岸、三点、四园、五景、六强”的发展思路,未来要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溪两岸”做优做美河东溪两岸,打造河清、岸绿、天蓝、水美河东,结合两岸夜景灯光和休闲步道建设,打造沿河健康生态步行圈。“三点”是以火车站站前广场、映山红农庄、大布福文化弘传基地为依托,将站前广场的汉代风格、映山红农庄的徽派建筑和大布福文化村五代十国的传统古村落串点成线,连线扩面,打造升级版富美河东新篇章。“四园”是扎实推进城东新型纺织专业园、长巷现代农业创业园、长江精益诚农创园、河东竹木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各园区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乡贤回乡入园办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五景”是充分挖掘全乡旅游资源,对福当山3A级景区进行升级打造,挖掘百层溪、岩后玄武岩、长巷东崆民宿村、大布平坑庐下漂流等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实现资源整合,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六强”是聚焦“三提三效”,以党建为统领,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目标,在强党建、强效能、强作风、强担当、强作为、强创新上下功夫,为河东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