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延平区张女士犯了愁,原来,她擅长古筝的女儿要参加好几场文艺汇演,她打算网购一套适合10岁孩子的儿童化妆品。打开电商平台一看,儿童化妆品种类繁多,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看得张女士眼花缭乱。 “这些化妆品安全吗?我们家长应该怎么挑选?”张女士疑问颇多。 越来越多的孩子发展艺术特长、参加文艺演出,对儿童化妆品也就有了更多需求。“儿童化妆品琳琅满目,但质量参差不齐,使用不合格的产品甚至会危害儿童的身体健康。”南平市市场监管局药品化妆品流通监管科科长居斌表示,在为孩子挑选此类产品时,应该多加留意。 不存在“食品级”儿童化妆品 儿童化妆品,是指适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具有清洁、保湿、爽身、防晒等功效的化妆品。 一些儿童化妆品的标签标注有“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居斌表示,“食品级”化妆品是对消费者的误导。化妆品和食品是两种不同类别的产品,依据不同的法规规定,适用于不同的产品标准、原料要求、生产条件等,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品级”化妆品。而且评价一样化妆品是否安全,需要评估它的原料安全性,同时还需要评估它的产品配方、生产工艺、使用方式、贮存条件等。化妆品的安全性与它是否“可食用”没关系。 化妆品不仅没有“食品级”,误食还存在安全风险。口红、唇膏被偶尔少量舔食入口,不必过于担心。但如果儿童把化妆品误当作食品,大量摄入,则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如果孩子误食化妆品,并且出现不适症状,还应及时就医。 正确认识 “小金盾” 在电商平台上,家长们会看到一些包括眼影、腮红、口红、指甲油等组成的“儿童梳妆台”玩具,不少商家还贴出各种“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等产品信息。如果不细看,很难将其与化妆品进行甄别。 “这些多是由玩具生产企业生产的仅供玩偶等涂饰用的玩具产品,不作为化妆品管理。”居斌告诉记者,此类产品给儿童使用,可能会刺激皮肤。还有些“彩妆玩具”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使用后会损害儿童的身体健康。 看来儿童化妆品存在不少问题,购买儿童化妆品时,家长如何避开这些“坑”? “正确认识‘小金盾’是关键。”居斌建议,“小金盾”是为了提升儿童化妆品辨识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标志。 根据《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必须标注“小金盾”;此前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未按照规定进行标签标示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的标签更新。 但是,在市场上一些化妆品生产经营者在推销产品时,将“小金盾”标志与获得国家审批、质量认证等宣传用语相挂钩,有意混淆“小金盾”标志的涵义。为此,居斌强调,“小金盾”不是产品质量认证标志,而是为了防止其他产品打着“儿童化妆品”的旗号浑水摸鱼。化妆品包装上标注“小金盾”,仅说明这个产品属于儿童化妆品,并不代表该产品获得监管部门的质量安全认证。家长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甄别,不妨通过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监管APP”来查询产品信息。 选购时这些事项得留意 选购儿童化妆品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居斌专门给家长们支了招。 选购儿童化妆品时,应注意中文名称或包装可视面中是否明示适用于儿童等说明性用语,产品标签(含产品说明书)中是否标注“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等警示用语。 选购国产儿童化妆品应注意检查包装上有无标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许可证号,有无标明产品成分、执行标准、质量合格标记、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批号和限用日期)等。特别要关注化妆品的生产许可证号,规范的化妆品包装上应标注化妆品生产许可证号。 正规进口的化妆品都会有中文标签,标明产品的配方、使用方法、保存条件、使用期限等,同时标注有进口商名称、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等。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化妆品参照进口化妆品管理。没有中文标签,说明产品来自不规范的渠道。 当然,购买时别忘了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电脑小票,票据上需要注明购买化妆品的名称、生产厂家和生产批号,一旦出现问题,便可以以此为凭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谢红灿 陈谦 叶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