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生活资讯 > 健康养生 > 正文
产后抑郁≠矫情 正确对待合理治疗
2022-07-14 09:08:57 来源: 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 王俊杰  

认知:什么是产后抑郁

“产后一个月以内出现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症状,叫做产后抑郁症。现在也有个新的概念是‘围产期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是围产期抑郁症的一部分。根据2013年美国发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产后抑郁症已经扩大到围产期的范围,是从怀孕到生产后一个月内出现了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的症状,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如情绪差、睡眠不好、体重下降、自信心下降等,给孕产妇带来很大的困扰,这样的病人称为围产期抑郁症。”南平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富玉告诉记者。

如何觉察自己是否得了抑郁症?妈妈们可以参考,产后4周内出现下列症状的5条或5条以上(其中第1条和第2条是必须具备的),且持续2周以上,患者自感痛苦或患者的社会功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症状包括:

1.情绪抑郁

2.对全部或者多数活动缺乏兴趣或愉悦

3.体重显著下降或者增加

4.失眠或者睡眠过度

5.精神运动性兴奋或阻滞

6.疲劳或乏力

7.遇事皆感毫无意义或自罪感

8.思维力减退或注意力涣散

9.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

“新手妈妈刚刚生产完,身体不佳,睡眠不好,此时出现争执,情绪很容易被激发。”高富玉说,在产前或者产后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妈妈们更容易放大遇到的问题,而家人们往往会认为这是一种“矫情”的情绪,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实际上,这并非妈妈们无理取闹,产后抑郁是一种病,这种发生在母亲身上的疾病也容易影响到孩子,患病严重的母亲甚至会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因此,对待产后抑郁这种病,家人们要有认知疾病的基本能力,要善于发现、及时提醒、参与治疗,给予新手妈妈适当的帮助,让她们度过这一段特殊的时期。如果放任产后抑郁不理,抑郁的症状很有可能会从产后的特殊时期延伸到长期的抑郁症,对妈妈们的身心造成极大影响。

诊断:产后抑郁的认定

产后抑郁是如何发生的?高富玉表示,部分产后抑郁的患者,产前就已经形成抑郁情绪。怀孕后女性的雌激素分泌增多,体内激素的急剧改变,外加孕期身体不适症状加剧,当她觉得自己受到委屈时,对家人尤其是丈夫的要求会更高,一旦出现家庭摩擦,这些负面情绪就会不断累加,直至爆发的那一天。

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产科因素、身体疾病都会造成产后抑郁的形成。而产妇的人格特征、分娩前心理准备不足、产后适应不良、产后早期心绪不良、睡眠不足、产妇年龄小、夫妻关系不和、缺乏社会支持、家庭经济状况、分娩时医务人员态度、婴儿性别和健康状况等都会成为产后抑郁的“催化剂”。

现在网络上流行着“抑郁症自测量表(SDS)”,如果新手妈妈们感觉情绪不佳,可否搜索自测量表进行测试?“不建议妈妈们用量表进行自测。”高富玉表示,网络上的测评量表是不规范的,同时产后抑郁情绪是会随时变化的,妈妈们做量表容易被误导,反而会加剧心理负担。

严格意义上,如果要界定抑郁症,最好是选择去医院确诊。如果考虑坐月子不便出行或隐私需要,可以联系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通过视频访谈、量表测评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去评估一下心理状态,便于后期能采取多种方式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治疗:帮助产后女性,可以这样做

如何治疗产后抑郁?高富玉介绍,治疗产后抑郁主要有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人际心理治疗、音乐疗法、行为调整法、倾诉宣泄法;药物治疗,包括使用抗抑郁药物、激素等;物理治疗,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电休克治疗等。

大多数新手妈妈都是轻中症的抑郁症,在治疗时需要家人共同介入。“家人的支持是十分重要的。”高富玉强调,在产后抑郁阶段,家人要将其当做“发病期”,无条件地接纳和支持妈妈。拥抱、言语安慰、出门散心等属于支持性心理疗法,可以让妈妈们从生活中汲取正向能量。

“在治疗抑郁症时更多的强调家庭系统治疗,要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发挥作用积极帮助妈妈们战胜疾病。”高富玉说,还可以通过人际心理疗法,让家里每个人都能发挥资源优势参与帮助;音乐疗法则是可以通过聆听喜爱的音乐帮助放松减压,舒缓情绪,助于睡眠;倾诉宣泄法可以和爱人或者父母沟通,也可以寻找有一个能够专业接收、引导负面情绪的情绪疏导专家。此外,产后妈妈除了照顾宝宝外,要注意留出关怀、关照、关爱自己的空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找到自己的乐趣。从生活和孩子的成长中找到生活的价值和乐趣,多接受正面积极的情绪。

高富玉说,处于抑郁症状态下的母亲,容易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一定要重视该类疾病,越早干预,预后效果越好,一般来说,产后抑郁干预3至6个月之后,即可恢复正常情绪。另外要关注现在很多二胎妈妈在产后也易患产后抑郁症。

相关链接:在我市范围内,南平市第一医院、联勤保障部队第907医院、南平市第三医院均有专业心理科可供门诊咨询,也可以寻找有资质、有经验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妈妈们驱散心理阴霾。(江小安)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