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生物制剂,分为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个大类,一般通过皮下或肌肉注射、口服等途径进入人体,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的刺激。极少数可能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那么家长们在孩子接种疫苗前后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 接种前准备 准备好预防接种证;接种前给宝宝洗澡,应注意皮肤(特别是注射部位皮肤,如手臂)清洁;换上干净、宽松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 接种前家长应事先阅读接种疫苗知情同意书内容,特别注意小孩近期是否存在不宜接种、暂缓接种等情形,并向接种人员讲述小孩的既往病史、过敏史、家族史及以往接种疫苗的反应史等,配合医生接种前的体检与询问;如身体不适,要和医生确认补打的时间。 如有下列情况,请告知医生 惊厥、癫痫及脑部疾患; 有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 有严重过敏史,过敏体质; 对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 严重的心肝肾疾病,急性传染病,活动期结核; 如果孩子在前一次接种疫苗后出现了高热、惊厥、抽搐、注射部位肿块、荨麻疹等反应。 空腹和过度疲劳易引起“晕针”,故接种前应让孩子吃好、休息好;服脊灰滴剂、轮状疫苗前后30分钟避免喂奶、喂水,但也需避免饥饿状态。出现不良反应后,怎么办? 如果孩子有轻度的发热,体温小于38℃,但精神状态好,可以继续在家观察,自行物理降温等,并注意密切观察情况。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或者有皮疹、接种部位红肿、呼吸道感染表现、精神状态进行性变差等,就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应注意与接种点的医生联系,及时汇报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