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传承千年,泽被后人。 两千年前,欧冶子在松溪铸造天下第一剑“湛卢”。历经千年的传承、续写,湛卢文化融入了松溪人的血脉。时光的车轮驶过千年,精益求精的湛卢工匠精神再放光彩,并渗入松溪茶产业。 松溪“福器” 另辟蹊径 松溪茶历史悠久,曾有“南有安溪 北有松溪”的美誉。松溪有好茶。绿茶、红茶均有特色。尤其是九龙大白茶,享誉周边。但松溪人不得不承认的是,说起闽北茶,许多人的脑海里,有武夷山的大红袍、金骏眉,有建瓯的北苑贡茶,有政和的白茶……却很少提及松溪。 如何做好茶文章?松溪另辟蹊径。 2021年12月,在首届中国(福州)茶生活博览会上,松溪提出了“中国有福茶 松溪好福器”的茶器具公共品牌口号。 据松溪县副县长胡军介绍,未来,松溪将统筹发展“茶盘、组合茶盘、茶道、茶家具”,打造以“福”为核心的茶器具文化。以此推进茶器具产业传统工艺与科技、文化创新融合,并通过打造茶器具产业综合服务大平台,从而推进茶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更新老路 稳健前行 2月13日,茶刀制作者叶向春迎来了虎年开门红——亚马逊上的一位客户下了400把茶刀的单子。 叶向春是一名有着30多年铸剑经历的松溪匠人,从小就开始接触古老的铸剑技艺。2014年,与宝剑打交道达30年之久的叶向春“嗅”到商机,下决心从事茶刀生产、销售。不同于市面上大部分茶刀木制或者不锈钢简易造型,他的茶刀是运用锻造宝剑的技术,纯手工打造的。 至今,叶向春开发出茶刀品种100多个。经过多年推广,青虹茶刀供不应求。他的愿望是,松溪有更多的铁匠师傅参与到茶刀的生产上来。 福建畅宏工艺品有限公司吴明淋则瞄准了电商:“这两年,接近一半的茶盘是通过电商销售的。将来会加大在电商方面的投入。” 组建于1999年的福建畅宏工艺品有限公司,专注名贵实木茶具、家具研发生产20多年,可年产名贵实木茶盘50万片,如今在全国各地设立专营店、营销窗口300多个。 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极大地拓宽了松溪茶器具的销路。 “我们将积极拓宽松溪特色产品、茶产业、农产品流通渠道,全力打造松溪县电商生态圈。”共青团松溪县委书记虞英表示。 “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我们通过直播,带动以茶盘为主的松溪茶器具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松溪御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永锋说。 虞英介绍,将在现有直播团队的基础上,建设县级直播电商产业孵化基地,培育更多直播人才,同时,继续完善电商供销服务链条,打造“云上松溪”公用品牌。 面向未来 愿景美好 有梦,人生可以再少年。 年过半百的叶向春,从早上到凌晨,他每天不是在生产茶刀、琢磨茶刀造型,就是线上线下推广茶刀。 吴明淋最近正在着手让长期培养起来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以及扎根企业的老员工成为股东,当上“老板”。“松溪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有赖于涉茶企业的共同努力、抱团发展。” 松溪县副县长胡军介绍:“对于松溪茶器具产业的发展,我们制定了清晰的整体规划,即塑造一个品牌文化、培育十家龙头企业、挖掘百位匠人精神、制造千款名优产品、带动万户富裕家庭。” 胡军表示,对于松溪茶器具产业的发展,政府将从政府智能出发,做好传播公共品牌声量、提升公共品牌价值、培育产业数字资产、提供政策金融支持等工作。生产商方面,将入驻公共服务平台,创立产业研发中心,共建产业合作平台。与此同时,将努力建设线下体验中心、拓展线上购买平台,利用直播带货渠道,拓展新零售,并将邀请消费者参与茶企评测推广,让消费者手上收藏的茶器获得增值,充分提升新文创产品的体验感。 千年古县,魅力松溪。松溪产茶历史悠久,据《松溪县志》记载,早在唐朝前,松溪就开始产茶,北宋时期成为朝廷贡品,明嘉靖年间有“叶以谷雨前采制者为松萝”之说。 “好山好水出好茶”。20世纪80年代,松溪茶叶单产和品质名列福建省前茅,被誉为“茶叶状元县”。松溪全县现有生态茶园6.87万亩,年产量7700多吨。经过多年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发展到高档名优绿茶、红茶等两大系列茶品齐头并进的格局。 尤值一提的是,松溪自主选育的九龙大白茶,被业内专家誉为“白茶中的王子”,现已被列入福建省级优异种质资源保护目录。 松溪也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茶盘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海内外。在过去十年,松溪已经培育了47家茶器具企业,孵化了2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动了4000人就业,注册了26项品牌商标,精制100余款产品,打造30亿元产业链产值。 青瓷(茶器) 松溪青瓷已有千年历史,在宋朝已蜚声海内外,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地。据资料考究,九龙窑一窑可装置二万件瓷器,七日烧成一窑,每月产量约十万件。从出土的瓷器来看,质地坚硬、工艺精巧、纹饰精细。改革开放后,松溪人在挖掘濒临失传的“珠光青瓷”工艺基础上,研制出“类冰如玉、千峰翠色”的九龙窑系列青瓷。 百年蔗(茶点) 在松溪县郑墩镇万前村,有一片0.79亩的甘蔗地,长着世界罕见的“百年蔗”,根植于清朝雍正四年,至今已有290多年历史,享有“世界第一蔗”的美誉,被称为甘蔗中的“活化石”。百年蔗是松溪独一无二的名片。2016年被农业部列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2018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湛卢剑(茶刀) 松溪是湛卢文化的发源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在松溪铸就天下第一剑——湛卢宝剑,后以剑名山,铸剑之山遂名为湛卢山。 上世纪90年代,松溪的工艺名匠传承祖师欧冶子铸剑技艺,铸造出湛卢宝剑系列产品,再现湛卢宝剑的光芒,成为人们健身、装饰、收藏的珍品。2011年12月,湛卢宝剑铸造技艺被评定为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湛卢宝剑制作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拥有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艺师,湛卢宝剑作品也曾多次获得全国工艺美术金奖。 如今,当地更多具有锻制刀剑经验的铁匠师傅,把技艺延伸到茶刀打造生产。用铸剑精神铸造出的茶刀,仍葆有些许铮铮然的剑气,更融入了茶香和烟火气,是湛卢剑的“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