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魅力松溪 > 湛卢文化 > 正文
朱子与松溪茶
2022-01-29 12:02:08 ​施成就 施秀兰来源: 松溪新闻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松溪生态茶园 资料图片

湛卢书院 资料图片

朱文公画像 资料图片

朱子对松溪茶情有独钟,缘于他从小在松溪湛卢山求学时受佛教禅茶文化的影响颇深;此外,也潜移默化受到欧冶子铸剑精神及儒道茶学的影响。

长于茶乡 松政求学 乃知建茶

朱熹(1130—1200年)生于尤溪城南毓秀峰下南宋才子郑安道的义斋馆舍。诞生的第三天,俗有三旦 “洗儿 ”之礼。郑安道就以宋代贡茶名品“月团 ”为其生日题咏诗云 “凤山团饼月朣朦,老桂横枝出旧丛。”朱熹之父朱松无限感慨地和道: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有子添丁助征戍,肯令辛苦更冠儒?”“举子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掀须。厌兵已识天公意,不忍回头更指渠。”

朱子嗜茶爱茶,他自幼在闽北茶乡长大,对建茶十分熟悉,松溪所产茶归为建茶。后又当过茶官,任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与茶结下更深缘分。

据《朱子文化简明读本》年谱简编载:“绍兴五年(1135年)六岁,朱子在政和星溪书院、云根书院,及邻县松溪的湛卢书院读书。”

父亲把他送到邻县松溪湛卢山拜师求学,时湛卢山有儒释道三教汇聚,道教在山巅,佛教居山中,儒教偏山脚。古时湛卢山有三庵,朱子就住在下庵。朱子学习认真,很快完成了学业。据《松溪县志》清康熙版载:朱子“因父讳斋公松官政和,葬父退林翁森于护国寺。往来祭扫,熹因侨寓松溪。”这是朱子殇父后多次从崇安来松溪且居住的记载。

湛卢有茶 文公劝农 以茶修德

《朱文公全集》载:朱子青年时代, 曾戒酒, 以茶修德,用茶以明伦理,表谦虚,不重虚华,崇尚俭朴。

宋朝是松溪茶发展的一个高峰期,贡茶的发展客观上把建茶推向高潮。松溪茶农被征集到北苑贡茶中心采茶与制茶,他们回到松溪后有了北苑贡茶的制茶经验,把制茶工艺跟当地的禅茶结合,利用丛茶,也叫蘖茶,丛生的高不过数尺,一年内可发成四株。松溪民间多有种植,尤其是湛卢山、诰屏山、七峰山、白马山及龙头山随处可见。丛生茶也叫“草茶”或“菜茶”。

朱子所居住的湛卢山也不例外,四处有茶,朱子在清凉寺高僧指导下参与制茶。朱子的文公茶,又名臭叶香茶。《随见录》记载:“朱子文公书院内,有茶一株,叶有臭虫气,及焙出时,香逾他树,名臭叶香茶。”“孝宗即位,诏求直言,熹上封事。隆兴元年,复召入对,历陈古先圣瓦面王所以强本折冲,威制远人之道。”

朱子曾写《劝农文》,提倡广种茶树。他自己也是身体力行,躬耕茶事。把种茶采茶当作是讲学、做学问之余的休闲修身之举。乾道六年(1170年)构筑“竹林精舍”,他在北邻种植茶圃,取名“茶坂”,亲自耕种、采摘、制作、品饮,并写有《休庵》《茶坂》等诗,诗云:“撷籝北邻西,采撷供茗饮,一啜夜窗寒,珈跌谢衰枕。”又有“武夷精舍”四周设计茶圃三处,植茶百余株,讲学之余,行吟茶丛。《咏茶》云:“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根手自栽。地僻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

朱子不仅喜欢品饮湛卢山的茶,还写诗赞美该处风景之美,诗云: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他还时常想回湛卢山一游,诗云:“飞泉天上来,一落散不收。……敬谢古陆子,何来复来游。”还以“瑞岩”为题,思忆松溪湛卢山,意欲有机会再回山看看,诗曰:“踏破千林黄叶堆,林间台殿郁崔嵬。谷泉喷薄秋逾响,山翠空蒙昼不开。一壑只今藏胜概,三生畴昔记曾来。解衣正作留连计,未许山灵便却回。”

禅茶一味 君子茶礼 咽甘报国

湛卢山乃天下第一剑山,儒释道三教和谐相处,而三教同时都种茶于此山。朱子在茶诗中吟道:“茗饮瀹甘寒, 抖擞神气增。顿生尘虑空, 豁然悦心目。”以茶崇俭、以俭育德, 以茶明理。他将茶性与中庸的道德标准联系在一起,《朱子语类·杂类》“茶本苦物,吃过却甘。问:此理何如?曰:也是一个道理,入始于忧勤,终不逸乐,理而后和。”只有“啜苦励志”方能“咽甘报国”。“乾道元年,洪适为相,复主和,论不和,归。”

湛卢山的佛教早在唐朝便传入,禅茶一味,茶中蕴和, 茶中寓静。茶的“ 和、静”禀性, 正是儒家所追求的一种崇高境界。朱子从小在该处拜师学艺,常到中庵拜佛,深受佛教文化影响是很自然的。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五月,朱熹赴同安任主簿,途经剑浦(今延平)拜见李侗先生,以禅学博取功名告知,李侗当即纠正,要他“逃禅归儒”。经同安任上的历练、读经、反思与求索,朱熹约在绍兴二十五年写诗表达“佛学皆空,吾儒皆实”。从此,朱子将茶的中庸进一步深化,他说:“建茶如‘中庸之为德’,讲茶如伯夷叔齐。《南轩集》曰:‘草茶如草泽高人,腊茶如台阁胜士。’似他之说,则伤了建茶,却不如适间之说两全也。”朱子把茶喻为“君子”应“素其位而行”,富贵贫贱不能移。他写的茶联:“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邻。”至今松溪的民俗风气中深受朱子的茶礼影响,客来先倒茶,以示尊重。朱子在《天门冬》诗云:“高萝引蔓长,插楦垂碧丝。西窗夜来雨,无人领幽姿。”这是他多次居住松溪湛卢山中对松萝观察的真实写照。

朱子深谙《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将茶道的“礼”融入到人际关系中,通过茶的这种媒介协调人际关系,创造出尊卑有序互敬互爱互助的和谐社会环境。

《朱子经类》曰:“一味是茶,便是真才,有些别底滋味,便是有物夹杂了。”他认为:茶的味道是香甘与醇和,贯穿其滋味过程之中的有苦味和涩感。正因苦涩,香甘醇和才得以历史流年久尝不腻。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