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当下已进入春季,但很多地方还会时常出现“倒春寒”。此时,如果不加注意,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甚至使原本控制的一些慢性病再次复发。 适当“春捂”,重点保暖 “春捂秋冻”的养生之道是长期以来的养生经验总结。“春捂”,是指春季尽可能迟地卸减冬装,“捂”住身体的热气,以保证阳气生发的体内环境。春季阳气刚升而未盛,气候“乍暖还寒”,特别是“倒春寒”期间,人体必需具备应对这种变幻不测气候的能力——阳气。 当气温骤降时,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添衣保暖,重点要注意手、脸(口与鼻部)、双膝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对寒冷刺激特别敏感。 适度锻炼,必待日光 春季经常参加户外锻炼,如打太极拳、健身操、放风筝、爬山等有氧户外活动,能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利于抵抗“倒春寒”的侵袭,并为全年减少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生打下基础。但是寒冷季节锻炼“必待日光”,即必须选择太阳出来或气温较高的时段,尽量避免早晚气温低或者雨雪之时锻炼。 适时开窗,保持卫生 要注意保持居室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天气寒冷,夜晚居室当门窗紧闭, 以防睡梦中被寒风所袭。但不可整天关门闭户, 白天需适时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在气温较高的时段,每天1-2次,每次30分钟左右),保持室内的空气新鲜和阳光充足,这样各种病菌就失去了滋生的条件。 调适饮食,多食辛温 春天人体的阳气应该与自然界的阳气一同升发,故在饮食方面,宜适当多吃些既能温补阳气,又有助于阳气升发的食物,如吃一些味辛性温、入肺经的食物。温能补阳,辛能发散,入肺经可以使皮毛的汗孔打开,有助寒湿之邪的发散。 调适情绪,喜怒有节 人们经过漫长冬季的郁积,在春天生发之时,情志也处于一种开放宣达、生发疏泄的状态,情绪易变,易被激惹,精神疾患较多,所以,春季要尽量处于宽松舒缓、气畅神和、恬愉旷达的环境,保持心胸开阔、乐观愉快的精神状态。 (旷惠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