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6号
当前位置: 松溪新闻网 > 新闻动态 > 福建新闻 > 正文
永春: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2020-08-07 09:38:46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王俊杰  

作为省发改委确定的福建省首批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之一,永春县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新路 

东南网8月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辉 通讯员 苏福彬) 

好生态也要卖出好价钱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日趋复苏,永春县桂洋镇逐渐热闹起来。

去年,镇里联合8个建制村,出资500万元成立大白岩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深度挖掘本土生态与人文资源,试水乡村旅游兴农之路。精心打造的生态漂流、托马斯田野观光火车、爱情广场等产品一经推出,便反响不俗,今年“五一”试营业期间创收6万多元。

“好生态终于能卖出好价钱了!”镇长姚剑平说。

桂洋镇地处永春西北部,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翠,森林覆盖率高达73%。近年来,当地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建设安全生态水系10余公里,关停小水电站2座,清退铅锌矿开采企业3家,投用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2座……生态优势更进一步。

但生态优势并未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

“茶油、柿饼、米粉等农产品特色有余,效益不足。集体经济增收渠道有限。”姚剑平说,守着好生态,却只能过穷日子。全镇1.6万人口,常住人口只有一半,个别村庄面临空心化危机。“好生态如何实现相匹配的价值?”

姚剑平的困惑具有普适性。

“近年来,我们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春县发改局局长潘双贵说,在此基础上,当地提出要从“创建美丽”转向“经营美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2018年,省发改委在全省开展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工作,永春成为首批试点之一。同年揭牌的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为此提供了智力支持。

永春县生态文明研究院秘书长助理方良泽说,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关键突破口,“使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经济发展成为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

为此,由研究院院长、“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领衔的团队,提出了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的构想。其底层逻辑是通过导入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运作机制,推动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开展生态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桂洋镇是实践这一构想的首个试点。

“三级市场”增绿添“金”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前提,是要有一本明白账。因此,一级市场旨在通过对生态资源摸底、评估、整合、确权、确股,实现资源变资产。

“我们设立绿色资源台账,全面摸清乡村资源性资产、集体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资产等家底,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比价+企业估值+政府指导+村民协商’方式,为生态产品定价,并确权确股到每位村民。”永春县发改局综合股股长王晓东说,先行试点的桂洋镇桂洋村,共摸清林地1.3万亩、耕地3806亩、可复垦荒地235亩,其他类型用地2459亩,近5年各级财政投入形成固定资产1029.21万元。通过建立台账,全村已定价可变现资源价值共计8534万元。

底清账明后,便可以着手进行项目开发了。二级市场组建生态资源运营管理公司,引入市场化资金和专业运营投资商,实现生态资产向资本转变。

针对开发经营主体多、资源资金分散、产品同质化等问题,桂洋镇采用合作经营模式。

“镇政府以桂洋林场的名义出资100万元,联合8个村集体股份经济联合社,合资500万元成立大白岩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桂洋镇党委副书记刘建伟说,大白岩公司通过租赁、托管、股权合作、特许经营等方式,统一流转村集体、村民的生态资源,整合形成优质的资源资产包,并策划生成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矿泉水开发、茶油精加工、大峡谷溯溪野营体验等7个项目资产包,计划投资1亿元。

同时,桂洋镇还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股经营。如,桂洋村引进深圳智深投资有限公司,以土地和部分固定资产投入的形式,联合成立水尾林旅游公司共同开发建设旅游项目。目前,核心景点7D玻璃桥、无动力儿童乐园、游客服务中心、桂洋美食城等已投入运营,为村集体带来分红创收约12万元。

随着乡村旅游开发渐入佳境,桂洋镇又有了更多“小目标”——发展峡谷探险、农副产品DIY、乡村研学等项目,着手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这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与专业力量参与。规划建设中的三级市场,提供了解决方案。

“将分散资产和相关业务进行整合,策划优质项目题材,引入股票、期货、债券等机制和手段,吸引外部投资人进入,实现资本向股本转化。”姚剑平说,按照计划,大白岩公司将首先通过永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绿色股权债权发布和交易;下一步还将与海峡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设立“永春生态资源板”,招募更多社会投资者共同参与生态产品开发。

完善生态产品市场配套

“三级市场”实践,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方向。

“我们计划将整合提升过的生态资源融入永春特色,深入挖掘历史脉络、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将资源资产治理提升为优质资产包后,建立生态项目开发对接储备库。”潘双贵说,未来将推广“三级市场”模式,围绕芦柑、茶叶等发展生态种养项目;围绕永春老醋、永春香料等发展生态加工项目;围绕商贸流通、健康养老等发展生态服务项目。

在业者看来,以市场化方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亟须建立完善的市场规范与配套机制。

“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基础性制度尚未完善。”永春县发改局综合股股长王晓东认为,目前大多地方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交易的生态资源产权制度,缺乏统一科学的生态价值的测算标准,生态评估工作中普遍存在过低评价的现象。

王晓东举例说,生态产品形态多样,价值构成复杂,不仅包括可供交易的直接市场价值,还包括气候调节、空气净化、涵养水源、休憩旅游、美学景观等生态与文化价值。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后者计价难度不可谓不大,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协商定价。因此,王晓东建议,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技术规范,培育发展生态产品价值评估的中介组织,明确评估的收费标准、准入和退出机制。

生态产品市场化,还需要完善的金融保险配套。

在这方面,永春县已有所尝试。“针对资源转化不足、资金缺乏的问题,我们引入金融活水,农信社率先推出‘福村贷’,针对区域生态资源价值总量,开展区域整体授信。”潘双贵说,截至目前,桂洋镇的4个村已获批3年免息贷款200万元,成功参股大白岩旅游公司。

此外,他还建议开发农产品收益保险和绿色企业贷款保证保险,设立生态产品开发项目的风险补偿基金,为提供生态产品的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降低融资门槛,增强金融机构发放生态产品抵押融资的积极性。

桂洋镇党委书记陈朝阳则认为,补齐乡村人才短板是当务之急。

“发展绿色产业,需要一批懂农村、懂市场、懂营销、懂规划的专业运营人才。”陈朝阳说,为突破人才瓶颈,桂洋镇与厦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目前正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研学基地,携手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乡村的颜值和品质。


分享: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松溪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松溪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松溪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松溪新闻
[更多]福建新闻
[更多]乡镇动态